<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新能源占“半壁江山” 宁夏能源保障换挡升级
        2023-02-13 记者 于瑶 银川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就在2023年新年前夕,随着国家能源集团宁东第三十四光伏电站的成功并网,新能源装机正式超越火电,成为宁夏电网的第一大电源;春节期间,宁夏储能实现日均一充一放,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储能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当“新能源发电+储能”正在成为现实,宁夏这一服务国家能源保供大局的重要省区,也正在另辟蹊径,加速从煤炭、煤电、煤化工向风光电、储能、绿氢转变。随着新能源已占“半壁江山”、替代传统能源作用日益凸显,宁夏通过特高压输电通道向中东部地区送电,为能源安全保障提质升级增添新动力。

        图为灵绍(宁夏灵武-浙江绍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资料照片

          一片沙漠就是一座“新煤矿”

          腾格里沙漠是宁夏沙漠光伏的主要孕育地。在腾格里沙漠南缘6万亩的沙海之中,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鱼鳞片式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这片“绿能”发展的高地,位于以沙漠、戈壁、荒地、山地等地貌特征为主的中卫市。虽然传统能源并不富集,但中卫市却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发展沃土,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近80%,每年上网电量超125亿千瓦时。

          沙海刷绿,每年输出的17亿度绿色电力不仅点亮着周边区域的万家灯火,还被输送到全国各地。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宁夏建成投运至山东、浙江两条特高压外送“大动脉”,十多年来,累计外送电量已超6000亿千瓦时。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宁夏沙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方案,明确在腾格里沙漠东南部的中卫、吴忠和固原新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

          “伴随着‘沙戈荒’基地的快速开发,预计到‘十四五’末,宁夏新能源装机有望达到6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预计将超过60%。”国家电网宁夏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宁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米宁说。

          不仅如此,宁夏新能源利用率全国领先,截至目前,宁夏电网新能源利用率已连续4年超97%。去年宁夏新能源发电量489.5亿千瓦时、发电量占比达23.4%,而利用率再创新高达到98%。

          目前,腾格里沙漠东南部的中卫、吴忠和固原正在新建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随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陆续建成投运,为了不断拓展新能源发展空间,当下,宁夏正在加紧建设以新能源高比例稳定输送为目标的“宁电入湘”特高压输电工程。

          这是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该输电工程主要输送绿色电、清洁电,新能源占比将超过50%,通道年利用率5000小时以上,支撑宁夏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装机占比达到60%。

          电网安全保障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绿色发展能力、智慧共享能力正在全面提升,宁夏“放电三华”(华北、华东、华中)的电力外送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开启“储能+”时代

          去年12月,中核(宁夏)同心新能源有限公司泉眼(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一次性带电成功。作为宁夏首个电网侧共享储能项目,这一“超级充电宝”的成功并网,标志着宁夏电网“储能+”时代全面开启。

          仅仅4天之后,宁夏电网容量最大的共享式储能电站项目——穆和20万千瓦/40万千瓦时新能源储能电站于12月13日并网投运,预计年平均消纳新能源电力13.3亿千瓦时,可供10万户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

          “储能电站就像一个大容量的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作为负荷充电,在用电高峰时作为电源放电,在调峰、调频、削峰填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谓一举多得。”中核(宁夏)同心新能源有限公司泉眼第一储能电站负责人秦大鹏说。

          作为电网侧的“充电宝”,储能项目可有效提升电网灵活调节能力,解除新能源产业的“后顾之忧”,缓解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用户用能方式升级带来的电力电量供需平衡问题。

          为助力能源保障提质升级,近年来,宁夏引导新型储能科学布局,重点围绕优化储能设施立项、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开展新型储能项目试点等方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促进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宁夏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的通知》《关于开展2022年新型储能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等多个利好政策,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据国家电网宁夏电力公司介绍,截至目前,宁夏电网已并网投运电网侧储能电站12座,电源侧储能电站6座,新增储能容量115万千瓦/230万千瓦时,装机规模排名全国第二。

          不过,与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相比,市场机制不健全、应用场景和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仍然存在。目前,宁夏正在加快推进储能市场运营模式研究,以及储能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机制建设,最大化实现储能在新能源消纳、电力保供、电网安全等方面的多重应用价值,提升储能在宁夏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支撑能力。

          “换赛道”强保障

          宁夏能源富集,不仅煤炭资源丰富,“风光”资源也同样充沛,既是我国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西电东送”的重要送端,同时也是首个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宁夏加紧“换赛道”,持续在新能源领域发力,能源产业打上绿色清洁低碳标签,走在了新能源高比例转型的前列,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贡献着新力量。

          十年来,宁夏新能源装机规模由191万千瓦增至3040万千瓦,增长了15倍多;新能源年发电量由19.3亿千瓦时增至464.5亿千瓦时,增长了23倍;电网消纳新能源能力由300万千瓦提升至3500万千瓦,增长了11倍。

          与此同时,宁夏充分发挥“西电东送”基地作用,实施风电、光伏打捆外送项目,加强与东部受电省区的中长期送电合作和市场交易,依托银东、灵绍直流通道推进“风光火”打捆外送,非水可再生能源外送电量年均增长50%以上,占总外送电量近15%,实现了“输煤”向“输电”再到“输绿电”的转变和提升,为全国能源优化布局和大气污染防治作出积极贡献。

          “一方面,我们将发挥‘地域小、风光足、电网强、送出稳’的优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勇闯能源技术‘无人区’,目前已在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新能源发电预测等领域取得原创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全力服务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发展,宁夏电网外送能力将从1400万千瓦提升到2200万千瓦。”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衣立东说。

          据自治区发改委介绍,2023年,宁夏清洁能源产业将以风光为重点,推动资源优化开发和产业链条延伸,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水平,争取使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超过3300万千瓦。

          今年的宁夏两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能源保障提质升级行动,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基地。要加快推进绿能开发,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抓好10个大型风电水电基地、11个光伏园区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占比达到50%,绿氢产能达到2.5万吨,全面强化煤电油气产运供保障,为宁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一团伙非法换汇超百亿 游戏币如何沦为“逃汇”工具?

        一团伙非法换汇超百亿 游戏币如何沦为“逃汇”工具?

        近年来,随着银行汇兑业务管理不断优化,以网络游戏金币、装备等虚拟商品为代表的非银通道洗兑资金现象日趋严重。

        ·餐饮业现“开门红” 巩固复苏态势需多方合力

        “既要管好,又要放活”——上海国资持续推进提质增效

        “既要管好,又要放活”——上海国资持续推进提质增效

        2023年,中国经济“稳”的基调更加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笃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国有企业新的一年如何发力?工作重点又有哪些变化?

        ·雄安新区工地忙 央企上演加速度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